Feeds:
文章
评论

英伦美食之羊肉串篇

本期neko将为大家奉上伦敦的羊肉串和东北美食!绝对另你垂涎三尺……

 

老地方Old Place

地址:261 Bethnal Green Road, London, E2 6AH (总店)

      8890 Middlesex Street, London, E1 7EZ (Liverpool Street分店)

电话:020 7729 8388总店);020 7247 2200(分店)

介绍:

    自从约两年前第一家以‘羊肉串’为招牌菜的中餐馆在伦敦落户以来,“老地方这个名字就在伦敦华人圈里口口相传,到如今的小有名气。

    要说总店真的不算起眼。距东伦敦二区Bethnal Green地铁站还要步行15分钟,有够偏僻。店面狭小简陋,总共也就不超过10张桌子。但即使是这样,它还是火了!因为没有几个肉食动物可以抵挡那肥嫩多汁的羊肉串。

    其实说正宗吧,也不完全。小时候在街边吃的,用炭火烤的那才叫香。那些头顶着毡帽的新疆人,边用扇子或纸板为炭火煽风边口里振振有词地叫卖,是一道无法重演的风景。但是能够在伦敦吃上这么肥大的铁钎羊肉串,已经算是一种久违的口福。

    刚开张时还搞特价,12串羊肉串才10镑(现在11串)。很多小菜也是便宜到谷底。例如一盘醋溜白菜才3镑(现在4镑)。光在超市里买棵白菜也要至少1镑呢。简直是学生和工薪阶层的大众食堂。

    老板是亲切的大连人。所以除了招牌的羊肉串,主打当然还是东北菜。不过为了迎合各方口味,也混杂了西川菜等其他家常菜。其中红烧猪蹄、水煮鱼、溜肥肠等都大受欢迎。

    眼见回头客越来越多了,老地方的生意也做大了。去年开始在Liverpool Street附近开了分店,面积比总店大两倍都不止。又去和朋友吃过两次,感觉比较大锅饭了,味道很重,份量很大,但是舌尖的新鲜感快消失了。

    想到第一次吃老地方的激动,觉得还是有必要将这家店介绍给无肉不欢的朋友。特别是如果你还没去尝试过,一定要去一次哦!

 

价格:羊肉串11串;素菜58

贴示:中午没有羊肉串等烧烤供应。晚上或周末最好提前订位。

 

东北人家

(Ye’s Chinese Restaurant)

地址:292-294 St Paul’s Road, London, N1 2LH

电话:020 7226 9457

介绍:

    东北人家开业时间和老地方其实差不多,但是名气貌似不是很大。座落在东北伦敦2区的Highbury & Islington地铁站附近。店面简捷干净,前台还有一个鱼缸,是小朋友的最爱。

    老板娘是沈阳人。所以说主打的是地道的辽宁菜。要说有客人觉得不正宗,那估计您是来自黑龙江或吉林的。比如锅包肉这道菜的做法,沈阳人是用番茄酱配合其他佐料来制造酸酸甜甜的口感,而黑龙江和吉林则是用糖醋去做,所以不论是色泽还是口味都不尽相同。

    抛开东北菜,这里的羊肉串也别有一番滋味。不同于老地方的大块羊肉,这里的肉串反倒比较像我小时候吃过的街边串。肥瘦相宜,不油不腻。

    此外,热腾腾的羊肉锅也是一绝!除了松软入味的羊肉块,还可以像涮火锅似的加入许多不一样的配菜,比如白菜、蘑菇、豆腐、木耳等。适合一家三口或2对情侣分享。

     

价格:6串羊肉串5镑;羊肉锅16镑(适合34人分享) 

 

(联系作者:nekofood@ymail.com 

谁更尊贵

323,《每日电讯报》上的一篇,在经济不景、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有数万中国人减开支,自愿参加一网上起的一个星期花100人民度日的实验

随着经济危机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著,多沿海城市包括象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白领职员始抛弃西方品牌,而改用比便宜的中国品。文章在已有大10多万人参加了个一个星期只花100元的挑

文章个活在网上起之初,响的人并不多,但随着危机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想,而且起人还为那些能完成挑的人发现金作励,同鼓励那些完成挑的人在网上写日记讲述他成功的

大多数的参与者是白领职员,而真正能做到的只有20%的人。根据那些成功人士的经验,省的方式包括上班自行,不吃肯德基和麦当,而改吃面条和馒头等。

看到这则报道,我真是哭笑不得。要说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不是只有中国吧。而且在我看来,美国英国一些以金融为支柱产业的资本主义大国遭受的冲击恐怕远比中国要大。从去年开始,几家美国资产颇为雄厚的投行接连倒闭或异帜。英国伦敦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裁员。连零售业销售也不断滑坡。一幅继大萧条之后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景象。

起初还报道着中国经济持续以10%的速度增长的英国媒体,终于开始抛出负面新闻,以‘慰藉’英国子民。说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工厂接连关闭,民工纷纷返乡;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招聘会上被挤晕;现在又说大城市的白领要紧衣缩食,要靠不吃肯德基和麦当,而改吃面条和馒头等来度日。

我是早有所耳闻,国内的形势确实不是很好。但是这股风都是从英国的新闻报章上吹来的。再加上英国的朋友之间也会互相以讹传讹,加大国内就业恐慌气氛,所以未必全然属实。必定,就我熟知的在北京等大城市工作的亲友来说,还没听说有谁的公司倒闭,或者遭到裁员而失业。相反,我的几个好朋友还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成功跳槽,找到了新工作。

因此,英媒报道说国内大城市10多白参加了一个星期只花100元的挑,我虽然相信确有此事,但我认为这并非像他们报道的那样,是因为金融危机,必须勒紧裤腰带才能过日子。特别是说什么“抛弃西方品牌,而改用比便宜的中国品”,“不吃肯德基和麦当,而改吃面条和馒头等。”这些话也太埋汰我们中国人了。好像我们都是崇洋媚外,天天都巴不得吃肯德基和麦当劳似的。你以为白领就真喜欢吃那些垃圾洋快餐吗?还不是因为工作繁忙,想要就近快速解决才会选择肯德基和麦当劳。要说吃面条和馒头,恐怕在大多大城市白领办公的大楼里还没得卖吧。你以为是政府机关单位食堂呢?而且要说白领相对常去的永和豆浆、馄饨侯、城隍庙一类的中餐快餐也不便宜,一份套餐跟肯德基、麦当劳差不多。靠这个省钱,我觉得不太靠谱。还有说什么上班骑车,对于乘坐公交来说,能省多少钱。以北京为例,公车用IC卡打卡才4毛钱,相比伦敦高昂的交通费,简直是九牛一毛。要我说,伦敦人才该骑车上班呢,这还能确实省点银子。

其实能有这么多人响应,不过是为了应应景儿,凑凑热闹。能有20%的人成功用100块(10镑)过了一个月已经很不可思议。想想伦敦的消费也没比北京贵上10倍吧。但要让伦敦人用100镑活一个月(不包括住房),恐怕想都别想。光地铁月票都占了一半多了。伦敦又不像北京,到处都是自行车道。总不能在大马路上骑车吧。想省钱都没法省。不过人家英国必定‘先进’,大不了失业了让其他纳税人养,还能领救济金,住council house。这在国内可行不通了。不过至少在国内省吃俭用活着都比在英国死命赖着要过得有尊严。

英国人或许觉得中国人吃不起肯德基和麦当,才改吃面条和馒头;但我要告诉他们,我们在英国可是只会因为吃不起面条和馒头,才改吃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哪个比较尊贵,咱自己心里清楚。

孔子‘复活’

317英国主要报纸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中国即将拍摄电影《孔子》,而功夫片明星周润发将出演孔子的消息。

《独立报》的整版报道配以周润发在武打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造型和孔子塑像说,孔子这位中国最知名思想家的哲学过去被看成是共产主义的敌人,而今孔子又流行起来,以至国家出钱拍摄他的传记片。不过文章也说,演惯了吴宇森动作片的周润发这次只好放下手枪,拿起毛笔来表现人物了。

文章说,中国当前的共产主义领导人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不得不放下意识形态,向孔子寻求答案。尽管毛泽东曾经说孔子是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哲学格格不入的封建思想家,文革中的红卫兵也曾尽一切努力消除孔子的影响,但今天的中国领导人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文章特别提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孔子的热情,特别是他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就有着明显的孔子学说痕迹。

文章说,在利用孔子提高个人修养的理论创造社会和谐这个问题上,中共的想法已经和学者趋于一致。而且,随着经济的开放,孔子的商业价值也日益明显,深受媒体欢迎的孔子学者于丹关于《论语》的畅销书成了中国的"心灵鸡汤"。另外,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也在用科学方法确定谁是孔子正宗的后裔。

《泰晤士报》配发的则是周润发手持双枪,浑身是血的剧照,文章还用资料说明孔子学说和周润发在他电影中的暴力台词格格不入,不过文章承认,让周润发演孔子从票房收入考虑是个理想的选择。

该报驻北京记者麦卡特尼在文章中感慨,孔子向当年统治者推销不出去的仁政思想在21世纪的共产主义中国找到了知音,成了今天中国"和谐社会"口号的思想基础,也成了中国掩饰仍在扩大的贫富差距努力的一部分。

《每日电讯报》报道的角度和上述两报大同小异,不过,该报驻北京记者就这部电影采访了目前任教清华大学的英国哲学家贝淡宁(Daniel Bell)。贝淡宁谈到,这部电影在今天中国孔子流行的背景下肯定大受欢迎,不过,孔子周游列国时也经常批评各国当政者,还教育知识分子仗义执言,因此贝淡宁指出,这部电影如何处理孔子思想的这部分"麻烦"内容值得关注。

看到这则报道,我忽然想起大概1年前在英国很受欢迎的University Challenge 电视节目上看到过英国的大学生回答一个关于孔子的问题,结果学生轻松地答对了。但是当有一期被问及中国某一代国家领导人时,那组学生却没能回答上来。这不禁让人惊诧。或许中国的古代文化恐怕在国外更加盛行吧;相反对于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或是领导人,恐怕了解得都只是外国媒体报道的相对有选择性的片断吧。

说孔子的仁政和现在中共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标准搭边,就跟说孔子和周润发形象一致似的,是一种无奈的诠释。因为西方人不可能了解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更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八荣八耻",但是说道孔子的观点,或许倒有不少人能说出一二。所以借由电影宣传孔子,也让更多人了解中共领导下现在的"和谐社会",这种看似‘一石二鸟’的影射并不让人欣慰。

再说孔子和周润发,说实在这恐怕和大多数中国人心里想像的形象都有差入。更何况英媒还有意无意地上了发哥当年小马哥手持双枪、浑身是血的剧照,这能是那个满是胡须、慈眉善目的孔子吗?不过仔细想来,要说在国外稍微有点知名度的中国男影星,又能找出更合适的人选吗?不能!总不能让成龙、李连杰、粱朝伟或是刘德华饰演吧,那差得更远了。金城武混血,也太年轻,看他演个孔明就已经有点冷,孔子就饶了他吧。这么推想,周润发好歹微笑时有点深沉的儒学味道,也算是赶鸭子上架了吧。

如果有天让陈宝国演出一部中共的史诗影片也能在海外赢得市场的话,也就用不着靠已经入土千年的孔子‘复活’,和儒学家不太靠谱的周润发出面来博取海外票房了。这一天会来吗?这恐怕和中国是否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一样,没人知道。

正在穷游上努力更新美国行游记,应多方要求,先把链接贴出来,请大家耐心等待。
http://www.go2eu.com/bbs/viewthread.php?tid=168959

无极限

33日,伦敦Metro报的头版刊登了一条导读,题目赫然写着“Kung Fu The Musical?(功夫音乐剧?),旁边还附了一张成龙的照片。

 

翻到具体文章的页面,才发现其实是对音乐剧Mamma Mia幕后的剧作家Catharine Johnson的一篇访问。其中当被问到个人的偶像时,Catharine说到了成龙:“我一直想见到他。他的影片都棒极了!他是个非常精细的演员,虽然很多人可能看不到这点,但是我觉得他是。他可以诠释复杂的角色,并且出色完成特技。他是一位杰出的喜剧巨星。如果他考虑换个口味,做功夫音乐剧,那么我一定会站在最前面。”

 

起初看到头版的标题时,还以为成龙真要出演功夫音乐剧了,还不知道英国观众会怎么看。想起去年有篇报道,把刘德华也说成是功夫明星。觉得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影星除了会演些功夫武侠片,就不会干别的了。想成龙、刘德华,拍了那么多影片,诠释了那么多种角色,也不乏言情的,或是喜剧的:比如成龙的《玻璃樽》,刘德华的《瘦身男女》。可是被流传到西方的,被人们记住的,还不是就那几部功夫片。可叹啊。

 

这回看到有英国剧作家欣赏成龙,虽然只是在她的访谈中偶然谈起,但也能看出至少有人能够挖掘到一个演员的深处,不是只被惊人的特价动作吸引而已。艺术本来就是没有国界,也没有限定的,这样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只有一种演技的演员不会成为巨星。所以成龙当然也不是功夫明星这么简单。可以文可以武,可以喜可以悲,才是一个完整的真性情的演员。至于音乐剧嘛,其实成龙早期出道时就没少唱过歌,舞台经验也算丰富,真要演出功夫音乐剧,也挺有新意。必定要想证明宝刀未老,就要勇于尝试和挑战新事物。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在看完访问文章后,刚激起以上小小感慨时,我又看到了同天报纸上的另外一条新闻,是说Oasis乐团去中国演出要泡汤了。本来筹备工作已经井然有序,结果由于12年前Oasis乐队的成员曾去美国参加过一场支持西藏独立的慈善音乐会,所以这次中国行的许可被吊销了!Oasis乐团十分失望,我相信他们的歌迷也一定很无语。

 

中国一直一来对于外国媒体报道中国都设置重重关卡,为此在奥运期间还受到过猛烈抨击。想不到对于音乐也是如此严苛。曾经因为类似的政治倾向问题,使在90年代末红极一时的台湾歌手张惠妹在内地销声匿迹了好一阵子。现在又拿出Oasis12年前的‘政治错误’,让他们不能实现与中国歌迷接触的机会。我记得中学时,凤凰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做《音乐无极限》,就是现在已经家喻户晓的陈鲁豫主持的。我当时觉得这个节目的名字取得甚好。因为像影视音乐作品,即使语言不通,光靠影像和声音也能够传达讯息,可以感染人心,是难得可以突显不受国界限制的艺术。想想在中国不被主流接纳的嘻哈音乐,去年也曾经到英伦登台演出,并且受到不少英媒关注。而我们对于英国的流行音乐,却因为某些历史残留的‘政治’因素,把人拒之门外。以前被英国朋友问道中国的审查制度,我总是想法设法辩护,不愿意人家说我们一点不好。现在觉得,不论是怎样的政治立场,都不应该影响到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或许我们的排外性,甚至比一个日不落的岛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不喜欢别国限定我们的电影或音乐类型,却以诸多条条框框限制着别人。我们彼此都只在自己所规划的方圆中生活,就真的皆大欢喜了吗?

 

“无极限”的梦,希望终有天能圆。

回顾


偶可能是个超级跟不上流行文化的人。不过有些东西,年份越久,越是回味无穷。可能与回忆牵绊在一起,所以有某种不能忘怀的情节吧

比如日本动画片啦,还是90年代上下播映得最好。现在的,多半是垃圾。也只有像《柯南》这号的,10年都没完结的,才跟着看到如今。仔细想想,柯南现在都快530集了,大大小小的事件估摸着怎么也超过365个了。合着就算每天都有案件发生,柯南和他的少年侦探队也该至少升1个年级了,可是居然大家还没长大。唉,青山先生应该今年出个结局了。要不真看不下去了。

还有电视剧,《楚留香传奇》《少女慈禧》《神雕侠侣》(95版)《新乱世佳人》,即使现在看来,还是好看。虽然没有什么高科技,连布景都是一个假,但是这才显出表演的功力呢。

流行音乐,也是中学时的最经典,张信哲、熊天平、张惠妹⋯⋯白听不厌。现在也不知道谁红?超女还是星光四班哪?

唯一可能比以前更喜欢了,就是Morning Musume。其实从实力来说,肯定是1-3期更强,更有新鲜感。现在的都是走可爱路线,有点重复了。好在5期的高桥爱和新垣里沙还在,否则很难维持了。回顾她们以前的专属节目hello morning(后改为haro moni),觉得也是04年以前比较好看。haro moni后期的moutube有的也还行,像gakikame剧场,但是收视率已经上不去了,最后只能停播。早安的陨落啊,凄凉。。。不过只要aichan和gakisan还在,我还是会继续关注下去的。

经典回顾:
《楚留香传奇》(郑少秋版)之影子传奇片头:www.tudou.com/programs/view/_Igv9lKMAP0
《少女慈禧》全集(刘雪华非琼瑶女主人公的经典之作):www.tudou.com/playlist/id/3270029
〈神雕侠侣》(95版):www.tudou.com/playlist/id/264702
《新乱世佳人》全集(让我记住了烟玉、琦玉,一个最爱,一个最恨):www.tudou.com/playlist/id/2455195
Takahashi A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R3pwgHveg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2x3GglCV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nt7Iz_2-r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_yYcXOBX

言论自由≠胡说八道

据《泰晤士报》223日的一篇报道,以直言见称的广东报纸《南方都市报》,上月一名校对员在校样稿中读到民工奉承一位深圳高层领导的一段话时,在稿上点评这样舔屁沟,该点评又被错误地刊印出来。该名校对员和另一名审稿员因而被罚。

《南方都市报》122日刊登的一篇报道,介绍了深圳市委常委李意珍与民工一起过春节的活动。原文本来大致写道由于外地民工从未与高层领导一同用餐,所以大家都异常激动。但是在排版时,负责校对的员工却因为看不惯这种政治宣传似的报道,在旁边画圈妄加评论说这样舔屁沟。而更糟糕的是,打字员由于没有弄懂这句评论的意思,结果直接把评语也刊登了出来。该报售出了42万份,并且同时刊登在其网站上。几乎没有读者注意到这一错误,但本月初有网民就此发表评论后,《南方都市报》随即宣布处罚两名相关员工。用污辱性字眼加以点评的校对员元方被罚款1000元,而审稿员申华伟由于没注意到这一错误,被罚款500元。

 

据报道称,收到处罚的校对员坦然面对一切,该上班上班,该沏茶沏茶。这样舔屁沟我很激动也悄然走红,成为报业流行话语。甚至有记者私下表示十分钦佩这位校对员,认为他勇于言所欲言。

 

就此事《泰晤士报》还评论到,由政府所有的中国报纸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和政绩以显示他们是如何的亲民爱民;一种是撰写形形色色花边新闻以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取读者。例如,上周某省的日报就捏造了一个在经济危机下潦倒的商人由于无法支持五个情人的花销,所以通过选美决出幸运的一位。结果输了的其中一个情人气急败坏之下与这个男人和其他四个情人一同驱车坠崖。该故事纯属虚构。

 

其实外国媒体对于中国的新闻管制从来都是持否定态度。动不动就端出来 censor(审查),认为我们的媒体从业人员都是共产党旗下的宣传小兵,只会喊口号。从对《南方都市报》污辱误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毫无改变。

 

但其实仔细分析,任何国家的新闻从业人员在超出自己职责权限外妄加评论或者在自己本职工作中失误,得到相应的处罚都是合情合理的。首先该校对员的工作只是负责校对文字和文法,但是他却把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的点评加入到本来并没有文字和文法错误的语句中。而且还是具有侮辱和攻击性的词语。这是对校对工作不认真的态度问题。而且造成句法错乱,完全词不达意。1000元的处罚其实很轻。而对于无法辨别该评语性质,又不向校对或原作者请示的打字员,属于未能尽到工作职责。但由于打字员只负责打字,所以500元的处罚也算恰当。校对与打字都属于后期编辑,失误就是失误,与文章内容无关。就算是非政治性的报道,如果出现这种状况,报纸也要公开更正并且道歉;失职的工作人员也会得到一定的处罚。相信即便在英国,如果有校对员或者打字员出现类似的失误,也会受到警告,不会被他人‘敬仰’。

 

而对于编造‘新闻’,这可以说是全世界媒体通用的“潜规则”。英国媒体就没有过失实的报道吗?我看不是吧。去年我还曾在Metro报中读到过把刘德华标榜成台湾功夫巨星的报道。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多么可笑的近乎‘常识’性的误报。还有为了渲染中国官兵是如何对西藏人民‘施暴’时,连救护车都能被说成武装集结。这些有失新闻大国水准的歪曲报道现在还历历在目。“编造”是无中生有,确实有违新闻准确性的原则;“歪曲”是将事实A报道成事实B,对读者的误导比“编造”还深。因为读者对于“编造”的八卦故事只会作为茶余饭后的乐子;但“歪曲”后的事实却会长久地留在心中,继而代代相传。

 

问我中英为什么有那么多难以跨越的鸿沟?看看我们双方媒体是如何面对报道的吧。

伦敦情人节餐厅精选

    情人节眼看就要到来。很多男士的荷包恐怕要大出血,不过能换来心爱的另一半跟着自己再踏踏实实过一年,也算值了。为了应景,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下伦敦适合情侣消费的著名餐厅吧。

 

高登拉姆西餐厅(Restaurant Gordon Ramsay)

地址:68 Royal Hospital Road, London, SW3 4HP

电话:020 7352 4441

网站:http://www.gordonramsay.com

价格:人均50镑起

介绍:

      在英国烹饪界,高登拉姆西(Gorden Ramsey)虽因脾气暴躁而被冠上坏男孩的头衔,但是他精湛的厨艺却使其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三颗米其林星的厨师。 他主理的餐厅最少的好像也有2颗星,这在英国这个物资贫乏的世界来说是一个少有的奇迹。

      高登拉姆西是他开设的第一家餐厅,餐厅就隐匿在皇家医院大街的居民区内。对于喜欢温馨气氛的食客来说,这里无疑是个好地方。

      餐厅面积不大,但却是同类餐厅中最出色的一家。高登拉姆西餐厅的招牌菜包括外形古怪的奶油卷心菜配苦可可酱和海蜇虾饺。由7道莱组成的重量级菜单中还有一道独特的鱼——柔软鲜美的鱼肉放在切碎的蔬菜上,拌以香浓的酱料。另外,餐厅还专门为注意体重的顾客准备了一份3道菜组成的菜单。

      餐厅的价格自然不会便宜,这里毕竟是伦敦。不过如果能有机会和戏剧界、时尚界和媒体的明星一起用餐,谁又能抵御如此诱惑?

      高登拉姆西的甜品也相当不错,不过餐厅的奶酪不得不提——餐厅陈列着40种不同的奶酪,每一种奶酪的旁边还有专家的详细解释。

贴士:

1、穿着正装

2、需要提前2个月订位

3、建议大家如果要去之前先上网看看菜单。遇到不懂的菜名,可以事先查好。

适合人群:喜欢法国料理以及浪漫和华丽风格的情侣

 

诺布餐厅(Nobu London)

地址:The Metropolitan Hotel, 19 Old Park Lane, London W1K 1LB

电话:020 7447 4747

网站:www.noburestaurants.com

价格:人均50镑起

介绍:

       10年前,松久信幸(Nobuyuki Matsuhisa)凭借其独创的日本料理在烹饪界一举成名。在此期间,餐厅已经从伦敦扩张到了洛杉矶。

       著名影星罗伯特··尼罗在洛杉矶Nobu餐厅用餐时对餐厅的菜式赞不绝口,而这也成了餐厅发展的首次重要突破。如今,德·尼罗和纽约的餐饮业主德鲁·尼波特都成了松久信幸的商业伙伴。

       松久信幸吸取了传统日本料理的精华,并在其中溶入了新世纪美食的精致艺术,形成了Nobu餐厅的完美风格。从餐厅创立至今,黑色鳕鱼配日本大豆面酱的做法一直让许多美食评论家疯狂不已。

       当然,经典的日本料理是菜单的主角:大虾天妇罗卷、季节性和牛肉,以及中午供应的定食午餐,都是餐厅的招牌菜。而黄尾生鱼片加墨西哥胡椒则是厨师的创新之作。

       Nobu餐厅的甜品打破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让人欲罢不能。甜甜的热巧克力酥饼里裹着清香爽滑的绿茶冰激淋;高尔夫球大小的甜甜圈外面裹着巧克力和开心果,配以杏仁冰激淋,品尝一口,唇齿留香。

       Nobu餐厅采用艺术手法,将东西方不同的口味完美融合,给顾客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美食新体验。

适合人群:喜欢精致的日餐且想体验公众人物感觉的情侣

 

Rodizio Rico

地址:O2 Arena,Greenwich Peninsula, London SE10 0AX

电话:020 8858 6333

网站:http://www.rodiziorico.com

价格:人均22.5镑起

介绍:

       如果你情人节没有提前预约,也不想画大钱去奢华的名餐厅,那么或许你可以尝试吃到饱的巴西烤肉。

       Rodizio Rico是一家最地道的开设在伦敦的巴西烤肉连锁店。除了新开张的O2 Arena店,在Notting HillIslington亦有分店。各式自助沙拉以及源源不断供应的各种肉类的烧烤,你不喊停,就会这样一直吃上好几个小时。让人贴心的是,这里还为素食主义者特别设计了素食的自助菜单。就算情侣之中有一人吃素,也不会放空哦。

      另外,晚餐时间还有巴西音乐和舞蹈表演,你也可以加入其中,绝对会是一个令人尽兴的夜晚。

适合人群:食量惊人,喜肉且比较豪放派的情侣

 

       下期neko将回到中餐主题:羊肉串、火锅、点心,我来了!敬请关注。(联系作者:nekofood@ymail.com

 

倫敦最佳燒鴨品評

文興酒家 Four Season’s

地址:84 Queensway, Bayswater, London, W2 3RL

電話:020 7229 4320

介紹:

      回首N年前,朋友帶我到倫敦吃的第一頓中餐就是在Bayswater的文興酒家。當時我朋友一直誇贊說Four Seasons是倫敦最好的燒鴨店。於是出了Bayswater地鐵站,我便尋摸著四季的字樣,結果發現中文名居然是毫不搭杠的文興酒家。由於是飯點,門口早已是大排長龍。服務員先登記了客人的名字和人數,我們才能慢慢在擁堵的門廊等位。有時客人實在太多,也有被要求拼桌的可能。不過如此興旺的生意,也多少說明了這裏的招牌菜——燒鴨的魅力。

 

      據介紹,Bayswater的文興酒家已有十幾年歷史。近年又在中國城開了分店,照樣人滿為患。主打菜就是粵式燒鴨。不同於許多中餐廳每天只燒一次鴨,這裏則是全天供應新出爐的燒鴨,再加上祖傳的燒汁,慕名而來的客人源源不斷。除了燒鴨外,比較受歡迎的還有叉燒等其他燒味以及油雞。

 

訂位:晚上和周末人較多,最後提前訂位。訂位消費最低標準為£8/人。無須提交信用卡信息,只需留下姓名電話即可。

價格:燒鴨飯£5.5; 半只燒鴨外帶£9, 堂食£11;整只燒鴨外帶£17堂食£19

綜合:

 

旺記大酒樓 (Wong Kei Restaurant)

地址:41-43 Wardour Street, London, W1D 6PY

電話:020 7437 8408

介紹:

      很多中英文旅遊書籍中,當提到中國城時,總少不了旺記。對於這家環境不算優雅,經常要客人拼桌的餐廳,居然一直保持著非常穩定且龐大的客流量,不禁讓人佩服。它的獨到之處可能就是為附近的上班族,錢不算多的學生以及行色匆匆的遊客提供了一頓美味、經濟、快捷的餐飲。其中午餐時間,恨不得每分鐘都有新的客人進來用餐或外帶。餐廳內,許多互不相識的客人分別坐在條形的長桌兩側,讓我聯想起國內的學生食堂。免費的茶水,各種燒味蓋飯是客人的最愛。要說5鎊之內吃飽吃好,在倫敦可以說是物超所值,也就不會過多考慮拼桌的不便了。美中不足的是這裏有點像中式快餐,所以燒味都是冷食,不如熱騰騰新出爐的燒鴨口感更鮮美啦。

訂位:15人以上才需要訂位。

價格: 燒鴨飯£4.2; 整只燒鴨外帶£12.5堂食£16

綜合: 

 

榮泰大酒家(Wing Tai Restaurant)

地址:395 Edgware Road, Cricklewood, London, NW2 6LN

電話:0208 452 2333

介紹:

      榮泰大酒樓位於北倫敦榮業行一樓。它的燒鴨雖然沒有前兩家那樣出名,但是味道也很正,而且價位適中。這裏最大的優點是店堂敞良,服務周到,洗手間比較潔凈,門外還有免費停車位。吃飽了還可以到裏面的超市裏逛逛。如果你家在北倫敦附近,可以到此一試。

訂位:周末或人多最好預先訂位。

價格: 整只燒鴨外帶£15;堂食£18

綜合:

 

下期neko將繼續帶大家一起品評英倫的中餐:羊肉串、火鍋、點心,我來了!敬請關註。(聯系作者:nekofood@ymail.com

 

 

新春英中媒体对比

对比一:扔鞋事件 vs 深情演讲
2月2日,英国《泰晤士报》《独立报》等纷纷刊出了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遭遇一外国青年仍鞋的挑衅事件。BBC等媒体更将此段视频铺上网站。不过,当我检索此条新闻时,却发现国内的媒体(比如新华社)并没有报道这则‘意外’事件,相反用了“温家宝在剑桥大学发表深情演讲”的标题。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公然受到侮辱和挑衅都是不可容忍的。当年布什在白宫遭遇伊拉克记者扔鞋,是因为美国挑起了伊拉克战争。即便如此,对于一个公正的媒体工作者,也应对事不对人。你可以发表文章评论谴责美国政府,但你扔个臭鞋给人家总统,无补于事。全世界人民只看见一个失去理智的人在对一个执行自己公务的人实施人身攻击。同理。且不说温家宝或中国政府并没有像美国一样侵略别国的领土。(当然在某些人眼力,可能认为西藏就是。)即便如此,诚如上述,真正丧失了颜面,丧失了道德,甚至丧失了人性的是那个当众闹事扔鞋的人,而不是泰然处之的温家宝。我很钦佩温总理在之后简短有力的一番话:“老师们,同学们,这种卑鄙的行为是阻碍不了中英之间的友谊的!”。全场掌声一片。

我希望这个看似有损于我们的新闻片断,也可以出现在国内的报章中,因为它实际上才真正地体现了温总理演讲的‘深重情谊’。

对比二:2600万 vs 1000万?
同日,英国《泰晤士报》《卫报》等主流报章刊登了关于中国劳工失业被迫返乡的消息。其中《泰晤士报》的标题指称失业民工为2000万,而《卫报》则称有2600万。缓引《泰晤士报》的部分报道:“中国的经济下滑,让2千多万民工失去工作。根据一项中国对其15个省份进行的调查显示,现在失业的民工数字已逾2000万,远远高出之前公布的1000万的数字。” 最后报道说,中国当局会使出浑身解术来确保在今年的经济增长达到8%。

说句实话,在当前经济危机下,已经是人心惶惶,有必要再雪上加霜吗?试想英国人成天打开报纸,看到的不是经济衰退,就是裁员失业的新闻,还能激发生产力吗?也不知道是为了安慰郁闷的英国读者,还是烘托整个国际大气候,无独有偶——看吧——经济增长势头最强劲的中国人也失业了。去年年底,英国已有报纸报道过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甚至有人在招聘会上被人潮挤晕。现在,他们又来‘关心’我们的民工失业问题。而且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拿到的‘准确’数据,声称失业返乡的民工有2600万。我心说,中国方面公布的数字听着是有点虚。就像当年SARS,去年四川地震,今年禽流感的死亡人数似的,总是比实际上的要少。不过这也能理解,中国人那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也自然较多。出了事最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以免造成更不可收拾的局面。在这点上,我认为善意的虚报也是一种必要的政治手腕,没什么好指责的。轮到英国承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时,也是一样。再说英国现在失业的具体人数,恐怕也需要更权威的统计吧。不知道失业率是否也真如公布的6.1%呢?

英国人研究我们到底多少人失业和我们琢磨英国确切的失业率,有意思,有意义,有益处吗?与其成天想着怎么把别人也拉下水,不如想想如何手把手共度难关吧。

对比三:大雪损失30亿 vs 瑞雪兆丰年
这个对比其实和读报没什么关系。但眼见着英国18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我按捺不住啊。在家里的阳台堆了雪人,照了照片,还要写点什么。其实英国一向不太准的天气预报上周就已经成功预测了2月1日晚间会降雪,而且会断断续续持续一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2号(周一)一大早人们醒来上班时还是那么的不知所措。伦敦市内的公车全停了,地铁也多条线路不通或延迟。很多公司出勤率不到50%,都请假或work from home了。英国各大机场班机要么取消,要么延误。短短几个小时,英国各大媒体的头条都变成了大雪阻隔交通,损失也从10亿英镑,到了我截稿前看到的30亿。BBC新闻里,只见一辆铲土小车缓慢地清理着飞机跑道上的积雪,而且还不知道要把铲的雪运到什么地方。这汗。我觉得上一次伦敦市民这么慌乱,无法正常上班上学,已经是05年地铁爆炸的时候了。而如今的大雪,跟当年的恐怖主义袭击相比,肯定不能同日而语。要说我们国内应对一个地震雪灾,不比这个惊心动魄,多少人的生命啊!英国下场雪,还够不上雪灾的级别,就已经弄得什么都瘫痪了,一天的经济损失就几十亿,这像个发达国家吗?中国人都说瑞雪兆丰年。这场雪又正好下在牛年的正月,多好的意头啊。可惜要让英国人也能享受这种雅静,恐怕先得压压惊,然后准备好充足的防雪设施,再等它18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