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评论

Archive for 2007年6月

  2007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目: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想来高考已离我8年之久,我都忆不起当年的作文题了。不过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帮我提分的,作文就更是锦上添花,虽然不及那些标榜的满分文章,不过总算过得去吧。可看到今年北京高考语文的作文题,不禁有点瞢。不是事隔8年,文思还不济十七八的高中生了吧。可这题目,确实有点意思,发挥的余地很大,但又很难切入要害。就像学术中的四种理解一样,众说纷纭,但又万变不离其一,那就是诗句与诗人本身。

    诗句在整首七律中只提炼了最出名的写景的两句。单从这两句入手,未免有些断章取义。好在题目中还交待了诗人——刘长卿。高中语文课本中肯定有编选过刘长卿的诗,虽然并非这首《别严士元》,不过课本的注释与老师的讲解中都肯定会涉及到刘长卿的一些生平。其实诗人在唐朝入世而不得志的不乏一二,再从诗句的意境窥测,就可以揣摩到刘长卿所谓“细雨”“闲花”的一种被贬异乡的落寞。所幸的是他乡遇故知,得以畅怀言欢,乃至无暇江南春色。本是慰藉,怎料聚少离多,知己又将远去。一切忧愁失意才下眉梢,却上心头,不由得触景伤情。“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人与士元萍水相逢,但君子之交淡如水,别离之际,一切嘎然而止。纵有千言万语,也将无从释怀,只能寄情于诗,以诗送别。之前两人话别时的春雨虽然眼里看不到,但衣衫却已被浸湿;落花更是随风逐流,纵使仔细聆听,也是无声无息。在如此闲静的情境中,却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与挚友间翻腾不平的心境。倘若两人不是别离在即,在这大好暮春中赏花听雨,岂不逍遥惬意。无奈如今物是人将非,即便有意‘看’与‘听’,但心里却无意见与闻。归根一句,只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其实这一景象不知为何让我联想到如今高考的学生。寒窗苦读,只为登科。如果高考落榜,就跟诗人被贬,同样的失意不得志。而且对于北京考生,如果分数不尽如人意,十有八九就可能‘流落异乡’,跟大多数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别离。高三为迎战6月高考,恐怕早已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更别说与同学们一起踏青春游了。可惜好景常在人不在。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中转站。只望学子能不为此而忽视一生中最珍贵的同窗情谊。这篇高考作文,与其从列出的四项理解中引申,不如另立新意,从友谊切入。古有俞伯牙、钟子期,诗承刘长卿、严士元。所谓“千金易求,知己难寻”。无论将来在‘朝’在‘野’,得一知己,已足矣。

    古人寄情于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此情便是一个人不论在社会中如何不为人知也不会孤寂的挚友间的情谊。而这份情谊,却是当今竞争愈益激励的社会中所淡漠的。试想在高中这一最容易结交真心朋友的时期,只用来刻读书本,应付高考,甚至为高人一等,家里有权的弄权,有钱的砸钱,那就完全失去了学校的意义。好在这个北京试卷的出题者似乎也体察到了这点,懂得以古论今,由诗引文,以景颂情,希望这些人生历程才刚起步的高中生真的能读懂这几句诗,珍惜眼前的人吧。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