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评论

Archive for 2008年6月

 

6月15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篇标题为《重返北京》的文章。文章的作者David Harrison曾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中国日报》的记者过并在北京生活了1年多。25年后,他再次踏上北京这片土地,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诠释着北京的变迁。

这篇文章的每字每句都真实生动地映射着北京方方面面的变化,作者称之为“重生”。下面是文章节选:

“午夜早已过去,位于北京工人体育馆附近的酒吧闪烁着霓虹灯,狂欢者陆续出来。现场一片中国人、美国人、欧洲人和澳大利亚人的欢声笑语,间或夹杂着高跟鞋的踢踏声。   

这是在中国北京,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这一点。上世纪80年代,我曾在这个拘谨刻板的国家生活和工作了不寻常的15个月。那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工人体育馆一带会成为狂欢享乐的温床。   

工人体育馆附近的变迁是25年来北京变化的缩影,当时我是一名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记者。中国首都和其他城市变化的规模和速度是惊人的,大部分变化发生于过去15年。在奥运来临之际这种变化加速了,中国想以此宣布它是一个现代化国家,将跻身世界大国前列。   

当中国共产党解除除关键工业之外一切领域的国家控制时,由此释放出的创业热情可能连他们自己都大吃一惊。北京几乎是从零开始彻底重生。   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像个庞大的建筑工地,处处可见不戴安全帽的工人,到处是灰尘。有的工程甚至永久停工,似乎没有一座楼盖成。跟其他外国记者喝咖啡时,我们会猜中国首都要多久才能变为一座现代化城市。50年?100年?没人想到2008年的北京会如此流光溢彩。   

当我今年重返北京时,刚到造价30亿英镑的新航站楼,就能感到那种变化。那曾是一个不起眼的第三世界小机场,张贴着敦促国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标语。出租车离开机场,沿一条新“高速路”疾驰。1983年5月我头一次离开机场时,这条路上只有几辆小汽车、不少锈迹斑斑的公交车和喷着浓烟的苏联式卡车,在自行车、马车和驴车汇成的车流中危险穿行。   对于北京几乎所有居民来说,生活已大大改善。以前派驻这个城市的外交官会得到额外补贴,因为这被认为是一个“艰苦岗位”。他们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优待了,现在几乎可以买到任何东西。   

戴维•鲍伊也在那时发布了歌曲《中国姑娘》,歌词写道:“我会给你电视机,我会给你蓝色的眼睛。”对于眼睛他无能为力,但大多数中国人当时确实想拥有一台电视机。如今,鲍伊要想给他的“中国姑娘”留下印象靠这些可不够。一台60英寸的高清晰电视或许能行,但可能她更想要钻石或跑车。”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亲身的经历让我有幸见证了北京的变迁:我还记得我家从80年代的平房到90年代的塔楼到21世纪的楼房;我还记得以前家家冬天堆白菜,夏天买西瓜,而现在这些水果蔬菜不论季节只要在连锁的超市刷卡就得;我还记得过去的人对菜市口的首饰、王府井百货的衣服、友谊商场的工艺品多么的忠实,而现在这些地方是如此的老土,大家都改去新中关、东方新天地、秀水宽街甚至网购来淘宝瞎拼。北京这些年的变化确实是日新月异。我每年回国,都像老农进京,看到个新楼盘、新商场、新餐馆都要大呼小叫。我已经彻底脱离了北京人的生活,倒有点像外国人一样看待北京的变化。

城市的经济发展铸就了高楼大厦、香车宝马,但也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难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公共环境却变差了。但就从眼前的既得利益来看,或许还是值得的。真正让我担忧的还是物质生活优越后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 就像上面的文章所写,‘新’北京人追求的是一种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生活。在21世纪的北京,从来没有钱更好使的东西。人们有了财富就要炫耀。再也不想从前,所谓的家财不外露。现在,你住什么房,开什么车,年薪几位数,基本就代表了你的档次。男人之间是这样较劲;女孩择偶也是这样权衡。攀比的风气几乎蔓延了整个城市。人人都想着如何一夜暴富。

虚荣浮躁是现在北京人最真实的精神状态。有了钱,就找地方销金。泡妞、买名牌、去夜总会。没有钱,也是一样的打肿脸充胖子。让你错觉人人都活得很光鲜。这背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生存的压力而得了心理疾病。钱所能带来的快乐,始终只能在物质方面,而不是精神层面。 相对在英国,人们的平均生活质量依然在国内之上,而且贫富差距相对不大。很多中产阶级,反而更向往一种乡村的出世生活,认为更有lifestyle。他们可以在西班牙买个度假别墅,可以周末和家人野餐或BBQ,可以欣赏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最重要的,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真的享受这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因为攀比。我们北京人也有不少把银子花在文娱活动上的,但是往往是为了让自己look good,而不是真的喜欢。否则到时候跟同事朋友出去吃饭的时候,连话题都找不到。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什么都是‘看上去很美’。我们所缺失的就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lifestyle。

一位《每日电讯报》的北京特约通讯员在近日的blog上写到他被迫告别他居住了2年的四合院,搬到高楼。因为房东要收房,可能希望奥运时可以出租多赚些钱。房东还预言奥运后政府可能会在1-2年内拆迁整个胡同。老北京的这点生活气息,将彻底成为历史。

北京的变迁,是物质的重生,还是精神的幻灭?新与旧、得与失、利与弊,我们还要好好掂量。

Read Full Post »

媒体的转变

616日,英国《独立报》刊登了一篇四川大地震如何改变中国媒体的文章。

文章说四川的大地震至少带来一个比较具有积极效果的“余震”,那就是中国媒体的报道。

文章说,地震后中国的记者开始向政府提出一些有份量的问题,而且,他们不顾当局的命令,亲身灾难现场,拍到了残缺的尸体以及救援无效的场面,并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出现在电视画面上。这在一个集权的国家是一种惊人的变化。

这篇报道文章之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因为它就像一个有趣的双面镜。一方面映照出中国媒体从政府“发言人”到如今直指问题要害的变化;另一方面折射出英国媒体从对于西藏暴乱“颠倒黑白”的报道到对于四川地震的“人道主义”关怀的转变。这两个变化说明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中国媒体一直以来受制于国家广电总局管理。言论上自然要靠近政府的好恶。不该说的话,自然不能见报。国家机器嘛,除了警察,还有我们的媒体。这样说,虽然讽刺,但是也是事实。你从来见不到中国人反对自己国家领导人的言论登上报纸吧。但在英国,你就可以看到,英国民众对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前首相布莱尔的声讨和游行画面。包括当下布什访英,也是遭到强烈的抵制。这种言论自由的程度,中国确实还相差甚远。不过这次四川地震,尽管国家处理得非常及时得当,但我们的媒体除了配合之余,亦有不少敢于纰漏造成‘豆腐渣’工程的政府官员。救灾固然重要,但如不能惩前毖后,那么重建家园的工作就不能落在实处。如果说,看到残缺的尸体以及救援无效的场面还不能让你觉醒,那么这些当职者也就可以下台了。至于媒体,在紧要关头时要伸手援助;事件平息时就要重敲警钟。这才是媒体的职责。很庆幸,中国的媒体逐渐成熟了。

再者,是一直号称媒体龙头的英国。一直以来英国对中国的报道都是老生常谈,中规中矩。不是关于政治民主人权,就是经济民生人口。今年也绝了。奥运还没开呢,就已经出了不少“重大题材”,让中国隔三差五地被登上英国报刊的头版头条。比较令人记忆犹新的当属早前对于西藏暴乱和奥运圣火接力的歪曲报道。当然他们最后以照片剪接失误等原因做借口,堂而皇之地向暴怒的中国人民(包括广大留英学子)到了歉。是否买账呢,就要看这次对于四川地震的态度了。当然地震的发生是偶然事件,不过却意外地给不少人(包括英媒)一个契机。果不出所料,英国非常‘人道’地对事实给予了公允的报道,而且大多数都是称赞中国政府、军民以及媒体的。但是是否英媒对中国以及中国媒体的看法就彻底改观了呢,大家拭目以待。相信在即将在北京开幕的奥运会上,英媒亦少不了活动。目前就已经有不少报道为奥运谱写‘序曲’。到了8月,北京奥运必将覆盖英国报纸的头版,以及我们中国媒体的头条。媒体的转变?届时自有答案。

Read Full Post »

奥运序曲

    还有不到2个月北京奥运就要举行。本应是世人瞩目的盛事,但今年中国接二连三发生天灾人祸,引得别有用心者趁火打劫,将矛头直指中国政府。不少西方媒体也跟着煽风点火,等着看中国的热闹。就以英国媒体为例,从西藏暴乱到四川地震,今年中国的新闻真可谓是铺天盖地,但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事。如今北京奥运也近了,各方的准备工作已然就绪,英媒自然也忙于谱写序曲,为8月的大幅报道埋下伏笔。

    这两周,一些英国主流报纸陆续刊登了几篇关于北京奥运的报道。节选如下:

奥运与金鱼

    530日《每日快报》的标题以:“这么残忍”来形容中国山东青岛市一些售卖钥匙扣的商人。

    报道说:“中国人把活生生的金鱼放在细小的奥运小饰物内”。

    该报并配以一幅图片,图片上一个密封小塑料袋钥匙扣内有一些水,水里面有一条小金鱼,塑料袋上印有奥运吉祥物福娃图案。

    《每日快报》说,这个塑料袋是密封的,里面的氧气最多只能维持几个小时,然后小金鱼就会窒息而死。

    报道说,这些以小孩为目标顾客的钥匙扣在青岛的市场销售迅速。青岛是北京奥运帆船赛事的举办场地。

    该报援引英国爱护动物协会发言人说,他们感到震惊。这只是花招,并且完全不尊重动物。

奥运保安

    64日的《卫报》报道,北京奥运筹办当局表示,恐怖主义嫌疑人、颠覆分子和性病携带者都不能进入中国观看奥运比赛。报道说,根据网上刊登在奥运期间对外国人的行为规定,在酒店、学校或官方机构以外留宿的外国人在抵达之后24小时之内必须向公安局登记。指南又禁止在公园或桥底过夜,并提醒夜总会和酒吧在凌晨2点到8点关门。 报道说,这个只有中文版本的57点指南大部分是现有规定的集成。一名北京官员说,正在准备指南的英文版本。

 

加油手势

 

    66日《泰晤士报》报道了中国中央文明办、北京奥组委等单位联合推出统一的奥运赛场文明加油手势和相应的口号,让观众通过手势为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助威。

 

    报道配上了绘图,展示这套手势的方法:1、鼓掌两次,并喊“奥运”;2、两手竖起大拇指,喊“加油”;3、鼓掌两次,喊“中国”;4、双手握拳伸展双臂,大喊“加油”!

 

    报道说,对任何不知道在北京奥运期间如何鼓掌的人来说,中国文明办的负责人提供了答案,称为“奥运四步”。

 

    报道说,这四式手势已经得到了共产党的正式批准。

 

    报道援引北京礼仪学院院长李柠说,在手势统一的前提下,口号又可灵活多变,适合给每一个参赛国、每一个参赛运动员助威加油。

 

    在这三则报道中,除了“金鱼”那篇算是彻头彻尾的负面报道,其余的都比较中性。但仔细读来,字里行间还是隐藏了不少负面的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金鱼”那篇即使不看内容,光看标题——“这么残忍”就已经给事件定性了。但这则报道有理有据,我们确实无话好说。而且中国的这些市井小贩就等着奥运这百年不遇的契机发横财呢。去年回国时,我去了趟首都中心天安门。结果刚一出地铁就遇到一群小贩兜售奥运相关产品——伪造的福娃玩偶、贴纸、手机链等等。在北京奥组委指定的奥运专柜卖30元的东西,在小贩手里2块钱就能拿到。当然外国游客不懂讨价,可能2块变20块。既无版权,又无上税,真是一本万利。对于这种盗版侵权的行为,我虽然不耻,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如果这些小商小贩可以找到正规的渠道挣大钱,那他们何乐而不为呢。问题是,别说挣大钱,他们有的连养家糊口都困难。如果不走邪魔歪道,难道让人家喝西北风?政府对这类民生问题也是老大地头疼。说到底,中国是僧多粥少、人浮于事,越是这样,大家越想一夜暴富,结果只能暴殄天物。那活生生的金鱼做钥匙扣,人家说我们不尊重动物已经算客气。中国人这种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的“创造性”,如果发挥得当,不知能造福多少人。可惜。

 

    再说奥运期间的保安问题,我不清楚以往其它主办国家都是怎么处理的,但中国地大人多,又是第一次举办这么大的国际赛事,严谨一些是没什么坏处。但是这个针对外国人进京看奥运的“指南”,似乎有些过为严苛,有点拒人门外的感觉。我还记得刚来英国那会儿,对中国人必须去警察局注册颇有异议。因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都不需要多此一举,但是中国大陆来的就必须去登记,好像我们个个都是恐怖分子或社会渣滓。这种感觉我们亲身体验过,确实不好受。当然我们对外国人想来友好,少有‘歧视’,要求“在酒店、学校或官方机构以外留宿的外国人在抵达之后24小时之内必须向公安局登记”,并非刁难他们,而是为了保存入境入员的信息,以防万一。至于“禁止在公园或桥底过夜”,虽也是为了安全着想,但未免限制了人身自由。试想那些倡导“民主”“人权”的英国人看了这个指南,估计又要发飙了。

 

    最后关于“奥运四步”,我真不知道该褒还是该贬。为运动员加油是天经地义,编一套手势也无可非议。但是统一到这个地步,让人不免有些反感。特别是英媒的报道中居然称“这四式手势已经得到了共产党的正式批准”,好像我们连鼓掌也要政府批准才行。想起以前曾有英国人问我,在中国人们是否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留同样的发型。看来他们有些的人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我想反驳他们的荒谬和无知,但是细想又不能全怨他们,不是吗?我们为了‘文明’奥运,先是制定服务人员的微笑标准,连具体露几颗牙都有明文规定;现在又发明了“奥运四步”,统一加油手势。我们总想着要在奥运期间把最美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人。但越是这样,越树大招风,让人老想挑刺。我在北京土生土长了20多年,觉得北京最大的魅力就是一种文化交错的冲击感。在同一片土地,你即可以见到高楼大厦,又可以见到胡同小巷;即可以见到摩登白领,又可以见到布衣民工;既可以见到西方小资,又可以见到东方神韵。这其中,有新有旧,有好有坏,但正是这样一座包含了这么多元素的城市,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她的独一无二,因为她就是她。我们何苦在世人面前惺惺作态,落人口舌。与其营造一个‘新’北京,不如展示一个‘真’中华!

 

 

Read Full Post »

    529日,英国《金融时报》在头版刊登美国女星莎朗·斯通的图片。图片附字说明聘用斯通为产品模特的法国品牌“迪奥”向中国道歉。

    莎朗·斯通在日前出席法国嘎纳电影节时曾被记者问及对四川大地震的感想。结果她竟不以为然地声称四川大地震是中国对她的朋友达赖喇嘛不友善的报应。在场中外记者一片哗然。此番言论被媒体播报后,继早前CNN对西藏事件的歪曲报道后,再次激怒了中国民众。许多人纷纷发表文章或上传网络视频回应斯通。骂声此起彼伏。

    《金融时报》援引大量使用斯通肖像的法国品牌蒂婀的中国总部说:“我们绝对不同意她的轻率言论。我们深感抱歉……我们永不支持任何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意见。”

    报道说,斯通的言论也引起了中国电影业的强烈抗议。在中国和香港拥有电影院线的两家公司说不会播放斯通的任何电影;上海国际电影节也说收回对她的邀请。

        我最初看到这则消息时,愤慨之余,第一反应就是——莎朗·斯通混不下去了。曾经被影迷封为“性感女神”的莎朗·斯通,因为早年出演《本能》而红极一时。可惜岁月不饶人。如今的她人老珠黄,早已是过气的影星。06年复出后的《本能2》,票房也大不如前。至于中国市场,恐怕她自知打不进去,所以索性破罐破摔,制造点花边新闻。别说,这次她真做到了。还上了头条!虽然我不相信有人会愚蠢到甘犯众怒来炒作自己,但这确实发生了。要不就是她跟达赖有些不可告人的私密关系。(当然也有可能连达赖都是她借题发挥,用以炒作的“受害者”)即便我如此猜测,也没有她把千万条人命当儿戏来得狠毒。就连小孩都知道自然灾害是怎么回事。还报应呢?那你就不怕你的恶言恶行也会遭到报应?

 

    现在可好,报应即可显灵了。看还有什么产品找你代言?还有哪家敢播你的广告?还有哪个导演会找你拍片?或许你希冀着能借此找到几个臭味相投的圈里人,赏赐你几个‘巫婆’似的奸角吧。但是短期内,我看是没什么人会理你这茬儿。

 

    就连前一段时间,还以达赖‘盟友’示人的英国,现在也放低姿态。上两周,达赖造访伦敦。先前布朗还嚷着支持达赖,结果还不是畏畏缩缩地,不敢在唐宁街会见,怕惹恼了中国政府。不论你的政治立场如何,私下交情又如何,在当下想抨击中国,还是办不到。你可以支持示威,你可以抵制奥运,但最后,你们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强国还是要屈膝回礼。因为你们心里清楚,中国的市场不能丢,中国的贸易不能少,中国的银子不能不挣。《金融时报》就好比是英国金融业的媒体发言人。稍微表示下态度,对斯通警告一下,也算给中国人面子了。只不过想想它背后的利害关系,这个面子显得还有点薄。

 

    诚然,客观地说,莎朗·斯通首先就没有身份来置评中国地震。一不是中国公民,二不是地震学家。同理,媒体也没有权利根据背后的利益来区分报道的性质。比起前一阵子英国媒体对西藏暴乱和奥运圣火的妖魔化报道,《金融时报》这次算是公允地讲述事件,并没有特意突出哪一方。而这其中的是非曲直,相信英国人自有判断。必定,世界上有血性的人还是大多数。至于像莎朗·斯通这种人面兽心的,我也不懒得诅咒你。你不是相信报应吗?那我奉劝你今年还是多买点人寿保险。

Read Full Post »

小人物 大事件

       上两周,Channel 4播出了2期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和最矮的男人的系列节目。伦敦地铁报上也刊登了对节目的简介。

       中国地大物博,无奇不有。似乎这样的节目上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才叫奇怪。但是当我看到英国记者与中国女巨人姚德芬和男侏儒何平平的合影时,心理还是不太舒服。他们由于身患疾病,身高异于常人,已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面对这样的可怜人,居然这名英国记者还一个劲地追问他们,是否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高或最矮的人而骄傲。难道你觉得他们会在乎被授予这样的称号吗?如果能够选择,他们肯定更愿做个普通人。
 
      
就拿比姚明高出10厘米,比郑海霞高32厘米的全球第一女巨人姚德芬来说,身高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她15岁时就已经长到2.05米。省体校曾把她招去打篮球,但不久便发现她身患疾病,当运动员的梦想随之破碎。虽然姚德芬当时已知道自己得病,但她并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几年后,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接踵而来:肢端肥大、高血压等……姚德芬不得不卧病在床,生活逐渐不能自理,甚至大小便也在床上解决。

        再说19岁的袖珍人何平平。由于罕见的粘多糖病,致使他骨骼畸形,生长迟缓,步态异常。也因此,他还患上了人群恐惧症。一出门看见人多了他就不会说话了,开始躲藏,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在Channel 4的节目中,他躲在他的家人身后,几乎无法与其他人交流。对记者再三追问的是否乐意被称为世界上最矮的人时,连连说不高兴

 

        对于这些生理和心理都不健全的人,他们可以生存下来,确实应该自豪。但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身高。中国人总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算你是天使面孔,魔鬼身材也没什么好显摆的。

 

        写到这里让我回想到今年3月份《伦敦报》刊登的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名来自中国的32岁妇女,骄傲地向众人展现她长达脚踝的秀发。据说,为了护理这头长发,她花了不少银子。很多人出钱购买,她都拒绝了。

 

        像这样“巨人”“矮人”“长发”的新闻在中国不算稀奇,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我感到纳闷的是,到底为了什么,让英国媒体和英国民众如此关注他们?是觉得他们可怜,还是觉得他们可笑?

 

        在抛去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狭义民族情绪后,就近半年来的英国媒体对于中国这些人物的报道来看,多半还是对民生(特别是对‘小人物’)的一种关切。比如对北京11岁女孩切除翅膀后手术后的称赞;对广州民工用烟盒掩盖心口大洞的披露;还有现下对四川地震中遇难的灾民的同情。相较之下,中国媒体对于小地方小人物的报道广度和力度太欠缺了。如果不是发生地震,像四川汶川这种地方的民众,一辈子也上不了头条。

 

       说到四川地震,正在举国悲恸之际,居然蹦出了个辽宁女厚颜无耻地辱骂四川灾民。还有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中国网民,正想方设法回骂她。真的是闲得没事干了?!这样看来,西方媒体不应该指责我们没人权,应该说我们没人性才是。

 

      写了那么多篇文章想找英媒的不是,结果呢,一次又一次地让我看到我们自己的不是。想要别人公允,自己先要“行得端,坐得正”!别到时候被人发现我们还躺在前人的树荫下乘凉呢。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