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评论

Archive for 2007年12月

回国啦

眼看这周末就要回国啦,虽然只有2周,我却已经开始期待。
 
每次回北京都少不了见亲朋好友,一起大吃大喝,临行前到商场超市瞎拼一番,最后拖着发福的身体和笨重的箱子踏上返程的飞机(希望不要超重,呵呵)。
 
其实,90%以上的东西在伦敦也能买到,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在国内买的原因有:
1、物美价廉:比如国内的衣服啊,五道口外贸那些,200块就能买件很漂亮的;还有鞋子,比如我前年买的靴子,在君太折后才300多,而且是平跟,难得啊。还有超市里的酱料啊,比中国城还是便宜一半多。特别是豆腐乳啊、老干妈啊、韩国辣酱啊、咖喱卤啊,这次一定要多多进货。
2、方便:虽然长年不在北京,已经感觉自己像个土包子。不过要说一般回国购买的东东,我还是很在行的。只要去五道口批发市场、西单中友和我家附近的超市这三个地方,就能将我清单上的全部一扫而光。所以还是十分便利的。
3、促进国内的消费:与其把辛苦挣的外币全贡献给英国人,增加英国的GDP,不如带回国来花。虽然现在国内物价也疯涨,但能够为自己国家创点收,刺激点消费,还是值得的。
 
除了这些常规的聚会和购物,我本次回国还有两件‘任务’。一是希望找几个报刊或出版社,联系做个特约撰稿人或者发表个陈年旧作之类的。不过2周时间还是有些紧了,最后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吧。二是拿着我的DV和单反,回到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看看。我不想惊动任何老师或同学,只是自己一个人追忆一些曾经伴随我成长的一草一木。
 
还有,本来想去三亚度个假,避个寒的,时间紧凑,估计难以成行。只能想想北京市内或周边有什么可以休闲的地方。其实作为北京人,我真的很不够格。后海、鬼街、三里屯——我哪儿都没去过。如果现在再不去,过了N年后,不知道会不会只能在博物馆里看了。(兵马俑就是最近在大英博物馆看的,好在我之前去过西安的秦陵,要不总觉得有点讽刺)
 
好了,还是不列这些天马行空的回国计划了,计划赶不上变化。每次想做的事情和想去的地方,最后实现得还是不多。还是列列购物清单最实际,一般95%以上都能实实在在地装进158的箱子里。
 
衣装鞋帽:上班穿的裤子一条、大衣(如果有合适的)、皮鞋(黑色平底)、靴子(黑色平底)、毛裤袜、丝袜、内衣等;小黄上班的和休闲的的裤子各一条、上班衬衫两件。
外贸杂货:沾毛的磙子、强力胶、刮毛刀、日本防晒霜、吸油纸、免洗护发素、面膜、发卡、雨伞等。
超市食品:豆腐乳、老干妈、韩国辣酱、咖喱卤、腌肉酱料、陈醋(袋装)、料酒(袋装)、香油、香菇、瓜子、话梅、糖(给同事)。
精神食粮:之前从当当买的十本书、摄影的书、帮人带的《瑞丽》杂志、盗版电影和其他软件光盘等。
 
就先这么多吧。随时添加,即兴购买。哈哈。

 

Read Full Post »

2004年8月中旬,在论文还有2周交稿而我却只开了个头的情况下,还是毅然决然地与同班女友一同参加了王潮的13天8国游,希望在9月回国前,赶趟似的周游一下欧陆,回家好显摆显摆。

这次旅行从半夜从Leeds启程,径曼城到伦敦再到多佛港已是次日中午。从伦敦上车的人是睡眼惺忪,而我们缺是十足的熊猫眼,彻夜未眠。

带着既疲惫又兴奋的状态,抵达了法国的卡莱港,然后转程即将跟随我们13天的大巴前往第一站——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首先来到布鲁塞尔市郊的原子塔,据说是为1958年的万国博览会而兴建的。不知道为什么,让我忽然联想到了小时候的一部有点科教意味的日本动画《咪姆》的情景。

然后驱车抵达了市中心。在市中心鲜花簇拥下的市政广场,好像看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艳丽的感觉。

广场一端坐落着全世界最惹人喜爱的随地小便的小孩的雕像——他就是“第一公民”小于连。

“小于连,就是著名的“撒尿小童”。13世纪的一场战争中,正是小于连急中生智,撒一泡“童子尿”及时挽救了布鲁塞尔和百姓的生命。如今“小于连雕像”早已成为布鲁塞尔的象征。每逢重大节日,布鲁塞尔人民都要为小于连穿上盛装,接受人们的“拜访”;在狂欢的日子里,小于连还会撒出“有颜色的液体”———啤酒!”

 

 

在布鲁塞尔用过晚餐后,便前往荷兰边境的旅馆入住。

次日清晨,第二站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便映入眼帘。

阿姆斯特丹给人的印象有:水城、自行车、红灯区、木屐和风车。

水城,不及威尼斯的精致,却有一种大城市的繁荣与水城本身带来的悠闲交错的美感。两岸的建筑也是如此,磅礴中透着些许婉约。

最让人诧异的是一座有8层多高的自行车停车场。真是无奇不有。我想以自行车的密度而言,称阿姆斯特丹为欧洲的北京,应该是当之无愧吧。

当然,到了阿姆斯特丹,很多人不是来看河景或骑单车的,都是冲这一个目标——红灯区。

进入红灯区的标志就是一樽“擎天柱”的雕像。红灯区内有很多形形色色的coffee shop。不要以为这是高雅的喝咖啡的咖啡厅,其实是贩卖毒品的商店,里面的咖啡或者冰激凌都是有毒品成分的。贩毒在阿姆斯特丹是合法的,这种自由的程度就像卖淫一样在中国都是不可想象的。也难怪中国人组团这么爱往阿姆斯特丹跑,在国内憋屈的。

眼看红灯区的小姐们在透明的玻璃窗或门前招摇艳舞,有姿色的、上年纪的,亚洲的、欧洲的、美洲的、非洲的,一口价的,讨价还价的,什么都有,就是不能拍照(如果你还想要你的相机的话)。

看完惹眼的靓妹,来到郊外的木屐工厂参观。在这里代表荷兰的风物,起司啦,风车啦,木屐啦都可以买回家作为手信。

工厂外不远,有一个风车,可能是便于游人参观的关系,才特点建造在这里。其实对我而言,对于风车的联想,就仅限于《唐吉珂德》中的风车“火龙”的一幕。儿时看《唐吉珂德》的动画片时,我一直以为《唐吉珂德》的故事是告诉我们幻想的力量。与后来中学课本中学到的理解差得十万八千里。可我还是固执地宁愿相信,幻想的力量,就像风车是火龙的化身一样。

 

 

第三日,离开荷兰转战袖珍公爵国——卢森堡。

许多欧洲国家的人都喜欢把钱存储在瑞士或者卢森堡。所以显而易见,卢森堡的奢华不在于她的宫殿,而在于她的聚敛财富的银行了。

我对卢森堡的印象在这次13天8国旅中最浅,能记住的就是一些精致的小店,几樽雕像,还有王宫。而这些在游走过欧洲这么多地方后,就不值一提了。

我反而对当天偶然经过的路边的一整窗的儿童的铅笔和油笔画更感兴趣。因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点的可爱之处,不在于她的风景,而更多地在于她的人文。

 

 

在卢森堡停留了半天,下午便乘车抵达了德国的第一站——海德堡。

海德堡是著名的大学城,到处散发着很浓厚的人文气息,甚至弥漫到街头的涂鸦中,都有着跟学习有关的符号。

市区一公里路长的购物街行人道,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山上绿树葱茏,中世纪的藏红色古堡隐现其中。山下双塔石桥边上曾经庇佑德国士兵的猫脸猴身铜像又是如此诙谐。

在桥边的中国餐馆用过本次旅行最好的一顿团餐后,为第三日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四日大早,驱车经慕尼黑并在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短暂停留后行至迪斯尼卡通的logo城堡——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寄托着一代峰巅国王路易二世的梦想,除了王宫似的奢华,还有梦幻般的瑰丽。

洁白高耸于山中的城堡,与远处的路易二世儿时生活的鹅黄色的天鹅古堡相互辉映,不仅让人有种迷失在公主王子的世界的感觉。

可惜的是,跟团由于时间有限,所以大家都无法进入城堡内参观。另外,上山后下起了小雨,城堡逐渐被细雨和迷雾掩盖,连像样的照片最后也没拍下,只在城堡的商店里买了2张明信片作为留念。

 

第五日,继续前行来到奥地利境内的彩色小城——因斯布鲁克。说是彩色,是因为林立在石桥两岸的房屋都被漆成五颜六色,组合在一起,有种游乐园里糖果房子的感觉。

站在石桥上,面对窜流不息的因河,远眺迷茫的阿尔卑斯山,耳边仿佛响起了斯特劳斯的圆舞曲。(看来是幻听了,哈哈)

选择因斯布鲁克,而非维也纳,一来是方便整个行程的路线,另一个就是带动消费——这也是跟团游的一大特点了吧。

因斯布鲁克就是举世闻名的手工水晶——施华洛其士的故乡。在偌大的总店中消费,打折外还能退个团税,还真挺值。

 

 

第六日,经过一处好似迷你九寨沟的景区,来到意大利境内。首先来到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的发生地——维罗纳。

维罗纳亦有一座稍微小型的角斗场。但所有来此地的游客的目光却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一座阳台上——那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谈情说爱的阳台。

阳台下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便签纸和小纸条,上面写满了情人之间的表达祝福和爱意的话语。

还有那个朱丽叶的铜像,左胸异常光亮,那时由于各地的游人都摸着朱丽叶的心脏拍照的缘故。据说,这样做可以使你的爱情成真、圆满。(可惜朱丽叶他们的爱情可是悲剧。。。)

 

 

第七日,登渡轮抵达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最有名的莫过于贡多拉船、叹息桥和圣马克广场。

贡多拉船据说是当地衡量人财富的标志。如果年轻男子想成婚,没有贡多拉船可不行。

乘坐贡多拉荡漾在威尼斯水乡,所有烦忧都会一扫而空。

还有圣马克广场和大教堂,在夏日的烈阳下显得格外华丽。谁能想到广场曾经在60年代几乎被海水淹没。

在下船自由活动之前,领队小付就特别交待大家不要放过在圣马克广场‘调戏’鸽子的机会。确实,只要你手里拿着谷物,还不等散出去,鸽子们就会扑上来。结果是被鸽子集体‘调戏’了。呵呵。

 

 

第八日,来到意大利的艺术之都——佛罗伦萨。

这里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件件举世闻名。具有黄金比例的男人——大卫虽然在整修,但依然有种震慑人魂魄的神采。

还有那些帅气的意大利小伙,他们也算‘艺术品’吧?

 

 

第九日,来到意大利这支靴子的中心——永恒之城罗马。

罗马本来是一座历史古城,但由于《罗马假日》中赫本的演出,使这里更多了几分浪漫的色彩。

许愿池、西班牙阶梯、真实之孔——这些都是游人络绎不绝的地方。

当然还有那宽广的帝国大道所通向的罗马的中心——斗兽场。古罗马的辉煌与灭绝人性的角斗都遗留在斗兽场的椭圆形里。

 

 

来到罗马,就不能不去世界第一袖珍国——梵蒂冈。

梵蒂冈享誉世界,不仅仅是因为教皇,还有米开兰基罗不朽杰作“悲切”石雕,圣彼德出土铜像,文艺复兴艺术画廊,历年圣人,教皇纪念石刻,包括贝尼尼的生命与死亡的三彩石刻。

在这样一个一眼能看到尽头的国家,居然有如此多的文化瑰宝,确实让人赞叹。

还有那些穿着彩虹卫队服的瑞士士兵,那个神奇。

那天还碰巧,赶上一对新人在梵蒂冈的大教堂婚礼。又抢着做了一回婚礼摄影师,呵呵。

 

 

第十日,是跨越意大利到法国的长途巴士旅。

首先在中午时分来到意大利的最后一站——比萨。

比萨最出名的当然就是比萨斜塔,虽然经过抢修,已经没有那么倾斜,不过人们还是想着方儿的通过摄像让它‘倾斜’。当然也有像我一样,作为‘拯救者’想力挽狂澜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发功呢,哈哈。

在比萨停留不到2个小时,就继续驱车来到法国的奥兹镇葡萄区。

在这里还遇到一刁着奶嘴,到处摸爬滚打,弄得衣服脏脏的baby。很口爱吧。

 

 

第十一天,中午终于抵达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对于凡尔赛的憧憬,来自于初中时看的《凡尔赛的玫瑰》这套漫画。那里的玛丽 安东尼特怎么也与后来历史课本里学的那个祸国殃民的王后形象对不上号。其实漫画中的玛丽叶很爱慕虚荣,她那些多如繁星的美丽礼服,恐怕只有凡尔赛的雍容华贵才能与她相称。不过,我却怎么也不能讨厌她,因为漫画的关系,也因为天蝎座的关系。(有点BT。。。)

下午近黄昏时刻,来到巴黎塞纳河畔,开始游船。游船的好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不用半点脚力,就可以观赏到两岸的风光和最著名的巴黎景点——圣母院、巴黎铁塔、小自由女神像等等。

 

第十二天,自由活动。除了1个团员去了迪斯尼,其他人基本还是集中在市内观光,必定只有半天跟团走马观花了一番,怎么能算来过了巴黎呢。

于是沿着香榭丽舍大街,从凯旋门一路走到协和广场,再从广场直穿至卢浮宫。在卢浮宫内,我仅用了1小时按之前领队的建议路线看完了三大镇馆之宝——一个断手臂的,一个带翅膀的,还有一个皮笑肉不笑的女人。随后,乘地铁来到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然后傍晚再大吃一顿没有蜗牛和烧鹅的法国菜,终于结束了本次13天8国欧洲览胜。(其实还是走马观花,呵呵)

你可能要问,怎么是13天呢,那最后一天的行程呢?——这就是跟团的狡猾的地方,第十三天,当然是从巴黎返回伦敦,然后再乘5个小时的巴士经曼城回到出发地利兹。这13天下来,每天最多的时间恐怕就是在车上吧。所以人们常说,跟团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照相。哈哈。不过因为是我唯一的一次在欧洲的跟团游,所以现在回想,觉得也别有一番体验,很是怀念啊……

 

 
 

Read Full Post »

这周刚收到了偶生平第一部单反——佳能400D,周末就憋不住跑出去溜相机。可惜天公不作美,出门还只是阴天,到了Greenwich就下起了小雨。

外景拍了两张就不成了,太冷了。赶紧钻到indoor market里避雨,顺便买了副新手套,呵呵。稍微暖和过来后,开始了在Greenwich Market里的拍摄。比较可恨的是,有些小店和摊位的主人不让照相,所以我只能潜伏在人群中偷拍。对于单反还十分不适应的我,胡乱对焦后,最后勉强能贴出来显世的就只有2-3张。献丑了。

这张后来无意发现里面隐藏里一个圣诞老人和一只猫的脸。

Read Full Post »

我的第一部单反

今天终于收到了在ebay上拍得的我生平的第一部单反套机——佳能400D+18-55mm镜头。本想忍到回国再买的,不过340磅的价钱,连同4G的CF卡和extra的电池,在国内恐怕也难找。起初用bidding assistant设了330的底线价格,接连落标。1周后,已经不抱希望,想回国再说的时候,意外地拍到了这款99成新的套机。说是99成新,其实感觉跟全新一样。包装盒里的许多配件明显都没开封,相机机身也没有任何使用过的痕迹。刚拿出来的时候,同使400D的Edmond都说他可以闻出来新机器的味道。
 
在试拍了几张后,基本对这款相机还算满意。比起一般的口袋DC,从相片质量上确实有一定提升。但是可能是因为在室内的关系,感觉色彩还不够鲜亮。不过手动对焦还是感觉很新奇,可以明显拍出远景虚化的效果。
 
可惜最近伦敦天气非常恶劣,天黑得早就算了,还经常刮风下雨。还是找个晴朗的周末再去街上溜溜机器吧。
 
 

Read Full Post »